<acronym id="6kyuv"><label id="6kyuv"></label></acronym>
  1. <pre id="6kyuv"></pre>

        <output id="6kyuv"></output>
      1. <acronym id="6kyuv"></acronym><table id="6kyuv"><option id="6kyuv"></option></table>

        基于蘭茂《滇南本草》在云南地域下的理論與運用發展研究

        發布時間:2017-07-13 21:37:25   來源:本站   作者:   次瀏覽

        秦竹 籍莉(云南中醫學院)
        (本論文榮獲“第三屆蘭茂論壇”優秀論文三等獎)
          摘要:蘭茂為明代云南地區代表性醫家,其代表著作《滇南本草》影響重大,對《滇南本草》在云南地域下的版本及作者、附方、臨床應用三方面的研究現狀進行歸納、總結與分析,進一步深入挖掘其思想理論特色,為深入研究《滇南本草》奠定基礎。
          關鍵詞:蘭茂   《滇南本草》   云南地域下   理論與運用    發展研究Based on LanMao compendium of material medica in south yunnan yunnan region under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QinZhu[1]  JiLi[2]
          (Yunnan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unMing   650500)Abstract:LanMao representative subject in yunnan region in the Ming dynasty, its representative work compendium of material medica significant south yunnan.The compendium of material medica of south yunnan version and author, attached to the side, the research status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ree aspects are summarized, summary and analysis,Further explore its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 lay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of material medica south yunnan.
          Keywords: LanMao     The south yunnan material medica  The yunnan reg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The development research《滇南本草》系云南明代醫家蘭茂歷經20年所著的一部記載和研究滇南地區特色藥材和民族民間用藥經驗的一部本草學專著。其所載的中草藥性味、療效及用藥方法在醫藥學上貢獻巨大,成書比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還早100多年。本文從《滇南本草》版本及作者的探源、附方的理法方藥、臨癥思路研究三方面對目前的《滇南本草》在云南的發展及研究進行梳理:
          1、《滇南本草》版本及作者探源
          據研究發現《滇南本草》目前的版本共計13個,其中刊本6個,抄本7個。張廷瑜、邱季鳳[1]經過研究認為認為現存的《滇南本草》的各個版本是依托蘭茂的盛名而作,并非其本人的作品。 現今流傳的版本主要為“范本”、“務本”、“叢本”,且認為“范本”的真實作者是范洪,“務本”的真實作者是管氏昆仲,其他抄本著者應為首抄者。楊國祥經過考證對“依托”之說提出質疑,其認為《滇南本草》確為蘭茂所著,只是其原著至今尚未發現,且其原著在幾百年的流傳過程中,經過后人的不斷增補,形成了如今眾多的版本。
          從目前幾位專家學者對13個版本研究來思考蘭茂應確實著有一本《滇南本草》,但尚不能證明哪個版本為蘭茂的原本,且各個版本均存在蘭茂后人、傳人、后學者思想添加情況,現存的《滇南本草》或許為眾人合力所創之品更為恰當。
          2、《滇南本草》理法方藥
          作者簡介:[1]秦竹,教授,研究生導師。[2]籍莉,山西太原人,云南中醫學院基礎醫學院方劑學專業研究生2.1“理”
          通過目前對《滇南本草》的理論研究,將其理論特色歸納為:??(1)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傳承了《神農本草經》以來傳統的本草學理論體系和論述方法。[3](2)重視醫藥結合。多數藥物后附有單方、驗案,據統計全書附方有517首。[4](3)突出辨證論治。如升麻湯治療小兒痘、痧疹不明,發熱頭痛,傷風咳嗽,乳蛾痄腮,若咳嗽加桑皮、陳皮、杏仁;若喘加蘇子、川貝母。[5](4)善于多途徑多方法治療疾病。例如:梔子花條附方2首,其一:治療肺有實痰、實火,肺熱咳嗽,用梔子花三朵蜂蜜少許同煎;其二:治鼻血不止,用梔子花數片焙干為末,吹入鼻中。[6](5)養生保健,尤重調補肝腎。據統計書中有補益肝腎作用的藥物較多。[7](6)女性注重補血?!兜崮媳静荨分袑τ谂蕴摀p疾病的治療,往往配有補血藥。[8]
          目前對《滇南本草》理論的研究發現本書缺乏深入、有代表性的學術思想的研究,多是從本書的用藥特色進行宏觀歸納總結,缺乏特異性,尚不足以突出體現《滇南本草》的理論特色。
          2.2“法”
          李昊蓉[9][10][11][12][13]對《滇南本草》中藥物及其附方進行治法的研究,分別對書中體現解表法、清熱法、健脾法、補腎法、活血祛瘀法進行理論的歸納與分析。此外還對書中帶下病的治法進行分析與總結??讘c璽[14]等人對書中體現祛風法的藥物進行歸納總結,提出了祛風法。

          通覽全書不難發現原書本身未對附方的治法進行闡述,雖然李昊蓉、孔慶璽對《滇南本草》的治法從功效方面進行了部分研究,但對于研究《滇南本草》的治法特色尚缺乏系統性的整理研究。且對于各種疾病的治法特色歸納尚少,亦缺乏系統性研究整理思路與方法。

        .3“方”
          趙榮華、戴萬生等[15]對《滇南本草》附方研究發現517個方中內科方291個,外科方104個,婦科方45個,兒科26個,五官科51個。張漢濤[16]對附方中藥味進行統計發現兩味藥以上的235首,獨劑單方有128首。下面從目前附方的研究進展簡述如下:
          2.3.1配伍
          研究認為《滇南本草》附方的組成,大致分為以下3種情況:其一,不是簡單的藥味堆砌,也不是單純藥效的相加,而是根據癥狀和藥物特點,在辨證的基礎上,按君、臣、佐、使的組方原則組合而成。其二,有的附方藥味不多,君臣佐使或有缺如但不影響藥效,如治療赤白痢的主藥鉆地風,輔藥赤地榆煎服,顯然缺少佐藥、使藥成分。其三,還有不少的附方是以單味藥組方,加上輔藥如童便、蜂蜜、燒酒以及雞肉、牛肉等共用。主要針對病情簡單輕淺,只須選擇有針對性的單味藥物,即可取得良效。[17]
          2.3.2劑量
          趙榮華、戴萬生從楊國祥《滇南本草附方研究》中選取517個附方,研究其藥物的劑量,統計發現517個處方中有464個有完整準確的劑量,約占89.6%。[15]  剩下處方中以少許、適量、一匙等為單位。如治療面寒疼痛,黃龍尾不拘多少為末,點燒酒煎服。
          2.3.3劑型
          《滇南本草》的劑型特色在于其善于運用酒劑。據夏麗、劉云[18]的研究發現《滇南本草》收載了近600首附方,而在附方中使用酒的將近280處,用的最多的是水酒,約105處,另外還用到燒酒、白酒、無灰酒、黃酒等。此外,書中尚有湯劑、散劑、膏劑、丸劑劑型的使用。
          2.3.4炮制
          對《滇南本草》的炮制方法進行研究發現大體分為:火制、水制、水火共制。例如火制中的燒灰,繡球藤燒灰治鼻疳瘡。再如水火共制中的煮制,黑老鴨血,滾水送下??梢姟兜崮媳静荨返呐谥粕婕暗蕉喾N中藥炮制方法,不僅應用了傳統中醫藥炮制方法,還收納了民族民間醫藥的特色,具有實用價值,值得臨床借鑒。[19]
          2.4“藥”
          趙榮華、戴萬生等[15]對《滇南本草》附方中305味藥物進行統計分析發現,使用頻率在8次以上的藥物16種,其中川芎使用的最多。使用最多的藥對為牛膝配秦歸,而使用最多的藥組為川芎、黃芩、甘草。下面就專家學者對《滇南本草》中藥物使用特色進行簡述:
          2.4.1善用藥引
          據夏麗等[20]研究發現《滇南本草》中藥引共出現360余處,且以調味品及酒品居多,分析認為書中不同病癥善于使用不同藥引,如止咳類方藥多以蜂蜜為引,消癰散結類多以醋為引等。
          2.4.2提倡藥膳
          即將治療運用在食物上,如將草血竭同鰍魚煮吃之,并在治療上將藥膳作為治療方式之一。[21]研究表明書中有藥膳方73方,且具有云南地方特色。例如云南昭通地區,將麻雀去毛及內臟后剁為肉泥,拌豬油及鹽少許,蒸熟后服,可滋陰補腎,多用于小兒疳積、腎虛及陽痿等癥。
          2.4.3善用鮮藥
          經過研究認為善用新鮮藥材為《滇南本草》的一大用藥特色。[22]認為許多民族民間用藥??删偷厝〔?,將新采集的藥物搗爛、搗汁,或內服,或外用,以治療疾病。如用雞蛋煮薺菜治療肺熱咳嗽;玉蘭花治面寒疼、胃氣疼,引熱燒酒服;紫苦菜搗汁,水煎,點水酒服治婦人乳結紅腫疼痛等。
        2.4.4現代研究
          目前國內外開始關注對《滇南本草》中藥物的現代藥理研究,并已對虎掌草、白蘞、臭靈丹、馬蹄香、金蕎麥等進行整理與研究。[23]例如:夏曉玲,孫強明等通過萃取臭靈丹不同部位進行體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實驗研究,發現臭靈丹中乙酸乙酯提取物和石油醚萃取物在體外對甲型H1N1病毒有明顯的中和作用和對抗病毒增殖作用。[24]
          2.4.5藥用價值
          自從云南白藥遠銷國內外起,作為其主要成分的滇重樓受到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再比如用于腦血管意外所致后遺癥、風濕痛、冠心病的燈盞花及麗江 “虎潛丸”、騰沖 “曼陀羅藥水”、 “紅黑丸”等主要成分均可在《滇南本草》中找到記載。[25]在此研究的基礎上,人們開始關注《滇南本草》中豐富藥物資源,為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藥尋找契機。
          3、《滇南本草》臨癥思路研究
          3.1古代醫案研究
          《滇南本草》44則病案中,35例是蘭茂自己醫療實踐記錄,而9例則是介紹他人治療驗案。通過目前對醫案的研究,專家學者認為《滇南本草》中醫案具有案方精當,理法方藥齊全的特點。[26]病案中單味藥物或單味藥加童便、酒等引藥者18方,八味藥以上者1方,八味藥以下者25方。且在44則病案中,內、外、婦、兒、骨傷科均有涉列,就整體而言,這些病案的論述,始終貫穿著中醫理、法、方、藥。
          3.2現代臨床研究
          內科:昆明名中醫蘇鏡川、蘇漣[27]善用《滇南本草》中藥物,如曾用白芍湯治膽結石、膽道蛔蟲引起的絞痛30余例,效果顯著。蘭狗屎花根、金鐘茵陳治療黃疸型肝炎。金絲桃加減治療各種原因產生的腎盂積水等等。這樣的單方、驗方民間還在廣泛應用且療效顯著,其皆首載自《滇南本草》。
          兒科:云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名老中醫劉以敏常用《滇南本草》的藥物治療兒科病癥。如應用蘭花參、紅土瓜治療小兒多動癥、抽動癥;用薺菜、薺菜花治療小兒夜臥不安、煩躁之證等等。[28]
          脾胃?。涸颇鲜≈嗅t醫院應用馬蹄香治療急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療效顯著。例如在治療脾胃濕熱型消化不良時在健脾祛濕藥的基礎上加用馬蹄香,以發揮其祛濕,醒脾和胃的功效,療效顯著。[29]
          4、小結
          《滇南本草》內容豐富,理法方藥融為一體,全書在中醫辨證論治理論的指導下,將明、清以前云南及各少數民族防病治病的經驗與特色進行收集與總結,為云南少數民族防病治病提供了思路和方法,為補充和完善中醫藥的理論知識提供重要的支撐。
        參考文獻:
          [1]張廷瑜,邱紀鳳.《滇南本草》的版本與作者[J]. 云南中醫學院學報,1989,12(1):30-34.
          [2]楊國祥. 《滇南本草》的作者與版本探述[J]. 云南中醫學院學報,1988,(1):20-24[3]楊國祥,馬培洲. 淺論《滇南本草》的學術特點及其影響[J]. 云南中醫雜志,1983,(5):52-55[4]、[5]、[6]蔡永敏,崔曉飛,劉永業.《滇南本草》研究述要[J]. 中國民族醫藥雜志,1997,3(S1):90-91[7]、[8]夏麗,趙潔. 淺論《滇南本草》養生思想的特點[J]. 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12,35(4):11-13.
          [9]李昊蓉. 論《滇南本草》的解表法[J].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03,24(5):49-50.
          [10]李昊蓉. 論《滇南本草》的清熱法[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06,(79):75-77.
          [11]李昊蓉. 論《滇南本草》的健脾法[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04,(68):134-135.
          [12]李昊蓉. 論《滇南本草》補腎法[J].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03,24(6):33-34.
          [13]李昊蓉. 論《滇南木草》的活血化瘀法[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03,(65):325-327.
          [14]孔慶璽,李昊蓉. 《滇南本草》的風癥治法[J]. 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00,23(1):42-44.
          [15]趙榮華,戴萬生. 滇南本草附方統計分析[J].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04,25(6):19.
          [16]張漢濤. 《滇南本草》附方的啟示[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1994,(11):6-7.
          [17]楊國祥,吳宗柏. 淺談《滇南本草》附方[J]. 云南中醫學院學報,1983,04:27-32.
          [18]夏麗,劉云. 試論《滇南本草》水酒方的用藥特點[J].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3,34(2):11-13.
          [19]李昊蓉,孔慶璽. 論《滇南本草》的炮制法[J]. 中華中醫藥雜志,2009,(S1):118-119.
          [20]夏麗. 《滇南本草》藥引使用規律探析[J]. 四川中醫,2013,31(12):22-23.
          [21]卻翎,李昊蓉. 論《滇南本草》的用藥特色[J]. 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11,34(1):8-9+13.
          [22]孔慶璽. 論《滇南本草》的藥膳特色[J]. 云南中醫學院學報,1990,13(3):9-11.
          [23]魏均嫻,杜元沖. 《滇南本草》的整理及植物藥實驗研究和開發應用簡介[J]. 中國中藥雜志,1996,21(5):5-7.
          [24]夏曉玲,孫強明,王曉丹,等.云南特色中草藥臭靈丹體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實驗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5,40(18):3688-3692.
          [25]胡曉,肖林,張秋云. 《滇南本草》對現代云南醫藥的研究和利用價值[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2,(6):23+25.
          [26]楊國祥. 《滇南本草》病案探述[J]. 云南中醫學院學報,1990,13(4):30-32.
          [27]蘇漣,陳集才. 《滇南本草》方藥新用拾遺[J]. 云南中醫學院學報,1997,20(4):45-46.
          [28]楊若俊,蘇艷,何平. 劉以敏主任臨床運用滇藥舉隅[J]. 中醫藥導報,2011,17(7):8-10.
          [29]陳羲之.《滇南本草》藥物馬蹄香在脾胃病科的應用淺述[C].//云南省中醫藥學會.首屆蘭茂中醫藥發展學術論壇論文匯編.昆明:2014.
          [30]楊國祥.滇南本草附方的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3.

        相關資訊
        藥膳食療 +更多
        ×

        掃描關注蘭茂網公眾號

        japanese色视频_天天干天天干2021_本道木黄色视频手机在线观看_黄色网站视频在线免费看级

          <acronym id="6kyuv"><label id="6kyuv"></label></acronym>
        1. <pre id="6kyuv"></pre>

              <output id="6kyuv"></output>
            1. <acronym id="6kyuv"></acronym><table id="6kyuv"><option id="6kyuv"></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