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蘭茂理學,最具代表性的在于蘭茂《玄壺詩》99首,有的記載97首, 云南近代著名學者,教育家、詩人和書法家陳榮昌先生收錄的為100首,筆者采用百首之說。
蘭茂100首《玄壺集》,四句六言,形狀如葫蘆,其中奧妙在于“懸壺濟世”的普世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蘭茂對老子的《道德經》有著鮮明的傳承關系,前面五十首可以概括為《道經》,后五十首可以概括為《德經》,蘭茂用平白如話的蘭詩說理,它不僅僅融合儒、釋、道的理學思想,而且發展為一種蘭茂風格的道家理學,是蘭茂安身立命的人生法則和心學思想,具有平民化、生活化、大眾化和淺顯化鮮明特點。
本文以一孔之見用100個字對蘭茂《玄壺詩》100首稍加整理,加黑字體部分為警世恒言,以便于專家學者對蘭茂道家理學更好的研究,勾勒狀元袁嘉谷力挺的原因,進一步認識和挖掘融合儒、釋、道之后的蘭茂理學思想。
其一 守
用著將些點化,隨緣者也之乎。
知彼之白,守我之黑。
其二 公
月本無心照水,月來水便留情。
不擇清濁大小,一般與個光明。
至公無私,常應常靜。
其三 明
日月以明為本,光臨四大神州。
倘若嫌明好暗,任從閉戶蒙頭。
明德不昧,從否在人。
其四 信
忠信有如毒藥,為人愈合招嫌。
酒肉過多成病,到頭不舍肥甜。
惡正好邪,滅身不悟。
其五 取
正直多嫌少愛,善柔無咎無譽。
到底同歸一朽,任君所好何如?
阿世取榮,終亦不免。
其六 正
好佞廣延時譽,剛明未愜輿情。
俯仰誠無愧怍,任渠薄俗譏評。
守正不阿,至死不變。
其七 舍
出語隨機勸世,依違用舍隨他。
雖不是關自己,昧天之理如何 。
以明破暗,不負所有。
其八 和
般若和而善應,波羅清凈無為。
密多常久如此,菩提道德同歸。
心經六字,即五千言。
其九 清
和即冤親平等,清而色相俱無。
守得這些長久,修行不用功夫。
六萬法華,無非道德。
其十 中
發而中節和也,和而不流是清。
悠久至誠不息,孔門妙法丹經。
禪中道體,一本中庸。
十一 得
見得明明了了,從他是是非非。
料應瞿曇孔老,別無秘密玄機。
信手拈來,頭頭是道。
十二 通
清凈寂然不動,應即感而遂通。
混合波羅般若,一般教化無窮。
教立三門,體歸于一。
十三 見
四言性理純一,五經道德兼該。
總得圣人模樣,端嚴太上如來。
不生異見,即證上乘。
十四 至
佛老原無不是,儒生何苦非之。
總為末流多弊,因隨反累其師。
學之未至,有損無益。
十五 省
唐宋以來儒士,紛紛謗佛譏仙。
何不回頭自省,圣道幾人能全。
昏于責己,明于責人。
十六 道
孔圣處窮明道,顏淵厭世登仙。
了得非魔非患,浩然天地齊年。
幻境浮漚,至道無極。
十七 圣
簞瓢不改其樂,卿相未嘗動心。
妙道分明在此,何須隱跡山林?
圣人之徒,道一而已。
十八 知
歸空九探先見,涅槃六訣前知。
了知了見楹易,道遙不至宜迷。
原始返終,一歸自然。
十九 緣
或笑老君頭白,或言周孔不為。
或責偷生逆理,都緣未達玄機。
士志于道,非懼老死。
二十 節
未死先須學死,在生且養其生。
養生不過謹節,學死在于無爭。
本來面目,無滅無生。
二十一持
謹節自然清凈,光凈即致中和。
持此守心應物,玄關不在其他。
寡欲忍辱,亦復如是。
二十二 保
懲忿以和為本,窒欲清在其中。
只在損之又損,水火既濟成功。
斷滅貪愿,保守慈儉。
二十三 寡
欲者欲快于己,忿者欲勝于人。
君子誠能寡欲,自然與道合真。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二十四 念
好勝冤家切齒,貪多賊盜生心。
兩下念頭消滅,永無煩惱相侵。
心不妄動,百邪不干。
二十五 本
皎皎一輪紅日,光明萬古乾坤。
遮莫層云掩蔽,不曾差了晨昏。
本體剛明,不愁魔障。
二十六 為
柔暗塵來易著,剛明物至難親。
守得自家中正,任他生喜生嗔。
力學為己,何以待人。
二十七 象
萬類盈虛有數,天地何曾用心?
經言上善若水,物來一任浮沉。
一切有心,皆為著象。
二十八 樂
君子樂人為善,惟憂好事難成。
盡他忠言勉勵,相攜大道同行。
成人之美,同道相憂。
二十九 謀
君子功成道顯,小人無地容身。
以此心生嫉妒,愿他敗壞無存。
道不同者,不相為謀。
三十 操
君子孤松獨立,小人藤蔓相扶。
若泥助之多寡,如何辨得賢愚。
曲高和寡,豈云失道。
三十一 分
君子提攜善類,小人輔助奸諛。
此處不加深察,哀哉肉眼凡夫。
方以類助,物以群分。
三十二 簡
小徑荒蕪險窄,正途坦易寬平。
借問私潛恐懼,如何自在閑行。
君子之道,簡易而已。
三十三 安
無患無憂快樂,懷疑荷罪何安。
善惡昭然禍福,神明自己心閑。
造化在己,天何與焉?
三十四 無
無憂不惑不懼,無著無礙無爭。
何故諄諄說出,只因見得分明。
道高德厚,無過于此。
三十五 巧
黑夜燃燈作晝,寒冬向火如春。
奪盡乾坤造化,后天不老何人。
人巧勝天,終歸敗壞。
三十六 數
智巧明中斡運,陰陽暗里乘除。
枉把心腸使碎,不知天命如何?
人欲無厭,天數有定。
三十七 易
去歲雨多傷麥,米增高價殺貧。
今年還想這勺,不知天可從人。
人心如此,天理未然。
三十八 律
結識啼鶯語燕,栽培萬紫千紅。
盡把東風占了,不堪又起西風。
人心不足,天運循環。
三十九 欲
多壽多男多富,宜商宜賈宜農。
憶著玉堂金馬,閑談鎖定眉峰。
所欲太奢,常若不足。
四十 恒
濫用非其所有,到頭著甚填還。
何以耕而后食,形勞博換心閑。
約而為泰,難乎有恒。
四十一 迷
一切便宜所好,著迷誰肯回頭?
直至遭他害了,那時身死心休。
貪著之心,不顧生死。
四十二 定
有家妙處一理,窮通有命存焉。
守定這般常業,毋因異物而遷。
博謀廣成,不如守一。
四十三 養
蠅以貪饕被溺,蟹因執著遭擒。
何故人靈萬物,甘與此輩同心。
不貪不著,以養道心。
四十四 來
天地緣何不死?無根無種無胎。
人要學他常在,莫教父母生來。
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四十五 理
萬物生生化化,四時往往來來。
知得這些消息,何須巧計安排?
進退得失,理之自然。
四十六 物
人是一般靈物,宜乎自寶其靈。
若被物來牽去,豈非虛得真名。
馳心戀物,喪失本真。
四十七 勞
內靜何妨外動,身閑不及心閑。
往往勞神逐物,不曾參透玄關。
耕作之勞,不害于道。
四十八 靜
靜寂了無心事,一動惹起群魔。
試數吉兇悔吝,善字少而惡多。
動不如靜,君子慎之。
四十九 動
靜坐看人之動,備知誰是誰非。
若使自己動了,他人看我高低。
靜以制動,機無先發。
五十 離
清則終無染著,濁而到處留痕。
若要是非俱泯,遠離色相之門。
絕其根塵,所以無累。
五十一 學
熟讀五經四書,不曾行得纖悉。
乃是圣門逆子,濫稱博學明儒。
儒言墨行,不如無學。
五十二 儒
力學無過茍祿,著書志在求名。
學到班揚賈馬,難以論道談經。
功名利祿,非儒者志。
五十三 定
孔明志在存漢,子房心不忘韓。
道德伊呂未至,功業夷齊所難。
立志有定,盛德成功。
五十四 質
曹參未聞博學,魏相不專一經。
守職息兵高見,能安四路生靈。
質勝于文,可定天下。
五十五 鐘
志貴守身行道,了得生死為難。
無限楊雄范質,幾個潁水疊山。
正氣所鐘,不獨儒者。
五十六 求
做事徒安一己,求名不愛千金。
雖是賢愚異等,都來一樣貪心。
功名富貴,總非道德。
五十七 本
大道本乎仁義,要人能守能行。
順則禹湯文武,逆則幽厲恒文。
得道者昌,失道者亡。
五十八 專
佛典戒貪離欲,梁皇口是心非。
愛著眼前候境,不知壞了菩提。
奉戒不專,由貪致罪。
五十九 篤
老聃慈儉為寶,徽宗花石為珍。
念念全離道德,焉能保國安民。
信道不篤,罪即隨之。
六十 泊
佛戒貪嗔殺害,道從慈儉不爭。
能守即同仁義,萬年四海升平。
萬善一言,同歸于泊。
六十一 拘
禮佛防閑動作,看經占卻雙睛。
此系祖師總鎖,拘定野性眾生。
使能敬信,終慎外思。
六十二 求
齋戒洗心防患,誦經忍性息機。
不識就中關目,徒勞頂禮皈依。
希求妄想,枉用功夫。
六十三 心
禮佛勞傷五體,看經喊破咽喉。
料得泥神紙佛,誰來替你分憂。
即心是佛,何必外求。
六十四 福
齋東禮拜求福,僧道看經為錢。
燒點眾生膏體,如何感格神天?
貪欲無道,試看墮落。
六十五 惑
信口談空說妙,欺心假道求財。
不會降龍伏虎,教人怎結靈胎?
外道惑人,愚蒙受侮。
六十六 空
一切世間之有,都稱假合虛花。
何似空明獨自,只要錢財養家。
假道談空,言不顧行。
六十七 功
修行不顧雙親,養生不膳一錢。
享用現成溫飽,耕田織布何人?
無功衣食,離道遠矣。
六十八 益
己欲寬余享用,用他人痛割來。
若更無功及物,難逃六道輪回。
損人益己,豈必能安?
六十九 哺
畫閣錦堂高宴,家有美釀時新。
總是生靈骨髓,不當請我閑人。
以道殉身,不在哺啜。
七十 看
見義不為無勇,可言不言失人。
請看千經萬典,何曾簡索無文。
作事見心,開言顯道。
七十一 命
馬為多鳴被黜,雁因不語遭烹。
世事如此多矣,不干愚魯聰明。
禍福之來,本乎天命。
七十二 治
捉縛獰龍惡虎,拳拳守獲中宮。
不喪自家真寶,方施濟世神通。
必先治己,然后治人。
七十三 濟
自己家中有寶,不將救濟貧窮。
縱得長生住世,恰似喑啞盲聾。
無益于時,偷安可愧。
七十四 立
自己悟得真玄,形神保守堅全。
此外無功濟世,如何做得神仙?
性命既修,功行須立。
七十五 言
易贊吉人辭寡,經言真者為狂。
借問千書萬典,果從誰口一揚。
不得己言,非好辨也
七十六 真
終日坐如泥塑,自然清凈無為。
見客一團和氣,真長善應玄機。
動靜之妙,與道合真。
七十七 辭
孟子不言行事,圣人取瑟爾歌。
坦蕩自然無隱,就中機密如何。
系辭機密,未必圣言。
七十八 注
三十六章大洞,黃庭向上幽微。
誰向眼中著屑,中場錯用心機。
衛淇注解,畫蛇添足。
七十九 疵
五千四百華藏,三十六部尊經。
多少些兒世法,昏愚大地眾生。
世法紛紛,疵污經典。
八十 妄
老子不先天下,圣人似不能言。
何似末流輕妄,自稱三教同尊。
妄自尊大,悖莫甚焉。
八十一 悟
悟真本來參同,隱言多了雌雄。
剛被愚夫執著,流傳九鼎三峰。
丹經隱語,愚者惑之。
八十二 偏
無盡強辭護法,紫陽巧譬談玄。
若要參同性理,惟有中和自然。
執一不通,即是偏見。
八十三 了
了除一切虛妄,是名解脫真詮。
但被絲毫挽住,萬劫千生牽纏。
法華半偈,打破虛空。
八十四 平
萬因一以生異,一得萬而成真。
參透自然之理,世間誰是冤親。
冤親平等,民吾同胞。
八十五 執
作用興雷致雨,偶然之會而然。
若認神通在己,終隨外道之牽。
執著之者,不明道德。
八十六 保
刀以剛利能斷,圭言秉正存中。
自古防奸鎮國,文武并用成功。
奮迅精神,保全性命。
八十七 己
仁水常防恚焰,義鋤日鏟貪芽。
自可抽胎換骨,不須陰粉陽砂。
自己靈丹,不勞采取。
八十八 種
夜夜牽車繳水,朝朝運火燒田。
種得禾苗結實,快活受用余年。
一升一降,總是功夫。
八十九 神
保得元陽正氣,毋容一點陰邪。
但把精神打起,日夜搬運河車。
君子道長,小人道消。
九十 出
色引眼觀心動,聲牽耳聽神移。
莫戀清歌妙舞,誤了牛兒拽犁。
亡目喪耳,內境不出。
九十一 入
有守方能實腹,無思乃是虛心。
總為戶庭不出,百魔無計相侵。
抱一守中,外境不入。
九十二 念
道人只恁和光,常教虎執龍藏。
一切念頭不起,都無地獄天堂。
本來無物,何垢何凈。
九十三 度
靈泉灌入金鼎,神火常埋玉爐。
吩咐主人看守,惺惺莫欠功夫。
毫厘有差,前功盡棄。
九十四 圓
脈脈泉凝土釜,星星火化寒灰。
更沒些兒事干,小窗向日觀梅。
行滿功圓,逍遙自在。
九十五 基
年少孜孜格物,老來默坐如凝。
不是當時有作,焉能證此無為。
無為之妙,基于有為。
九十六 修
修行心似泥佛,如如不動莊嚴。
禮拜燒香只恁,挑磚擲瓦何嫌?
到此一步,總是真修。
九十七 寄
靜里功夫盡有,閑中意味深長。
著甚消磨日月,不過幾句文章。
得心之余,寄諸詞翰。
九十八 位
富享坦然風味,貧宜自樂清高。
誰道孫康映雪,強如黨進羊羔。
素位而行,何以勉強。
九十九 達
幾句常言淡話,要人著意研窮。
能知能守能斷,生生妙在其中。
惟其達德,所以成功。
一百 凈
月到花前弄影,風來水面生紋。
相有諸般變幻,一無何所云云。
常應常凈,常清凈矣。
以上就是今天整理的關于蘭茂的100首,希望對大家了解蘭茂多一些幫助。
相關資訊
藥膳食療
+更多